研究钒酸铵对小白鼠肝微粒体中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采用钙沉淀法制备小白鼠肝微粒体,用GSH-PX试剂盒测定GSH-PX的活力.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小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试验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并且酶活性随着钒酸铵剂量的增大而降低.证明钒酸铵能降低小白鼠肝微粒体中GSH-PX的活性.
氯化铵与偏钒酸钠溶液反应生成在氯化铵与偏钒酸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钒酸铵的沉淀过程中,探讨偏钒酸钠的初始浓度、加铵系数K、溶液pH值及温度等因素对沉钒率的影响及沉淀动力学。通过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沉淀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30 g/L V2O5溶液进行实验,当pH=8左右、以K=2加入氯化铵固体、温度为50℃时,沉钒率达到99%以上,动力学数据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方程;产品与偏钒酸铵标准图谱一致;产品纯度(质量分数)为99.3%。
成功自制两种钴基热致变色材料目的制备一种在120~200℃内具有多种热致变色行为的不可逆示温涂层,用于快速排查和准确记录电网设备过热故障发点。方法首先以碳酸钴和为原料,用简单的溶液法在水中制备了两种钴基热致变色材料。再以有机硅WB300树脂作为成膜物,自制的两种材料和偏钒酸铵作为变色颜料,高速研磨4~5 h,获得变色涂料。通过XPS、XRD、FT-IR和SEM等测试手段对变色材料进行结构和微观形貌表征。于干燥箱加热观察涂层在120~200℃内的热色性,并用色差计和图像处理软件对变色点进行数据化处理。结果结合XRD、XPS、FT-IR和TG等一系列表征,证明深绿色的三草酸合钴酸钾在130℃变为粉红色的草酸钴,玫瑰红色的磷酸钴铵在180℃变为深蓝色的磷酸氢钴。涂层附着力达到一级,耐冲击性为50 cm未出现涂层,硬度为2H,在120~200℃具有5~6个变色点,并建立了色-温函数模型。结论成功自制两种钴基热致变色材料。通过配色,成功制备了色差明显的多变色示温涂层,基本物理性能均满足常规涂层,涂层加热至200℃都变为黑色,不再改变。
粗TiCl_(4)除钒尾渣含钒2%~5%,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粗TiCl_(4)除钒尾渣含钒2%~5%,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为实现除钒尾渣中钒资源的低成本回收,提出了除钒尾渣直接焙烧—铵盐浸出—沉钒制备偏钒酸铵的新工艺,并开展了相关条件试验,重点考察了焙烧温度、NH_(4)HCO_(3)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提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除钒尾渣在650℃下焙烧150 min,获得的焙烧样中主要物相有金红石型TiO_(2)、锐钛型TiO_(2)、Al_(2)O_(3)、V_(2)O_(5)和SiO_(2),钒氧化率达78.12%,可采用铵盐浸出实现钒的低成本提取。②条件试验确定焙烧样适宜的浸出条件为:NH_(4)HCO_(3)用量n(NH_(4)+)/n(V)=2,液固比5 mL/g,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30 min。在上述条件下,钒浸出率可达76.65%,浸出液V浓度为5.71 g/L。浸出液经4次循环浸出后,V浓度提高至19.66 g/L。该较高浓度的浸出液直接沉钒,获得了纯度>99%的偏钒酸铵产品,满足标准一级品(YS/T 1022—2015)的要求,XRD分析进一步证实其具有较高的纯度。研究结果可为除钒尾渣中钒资源的短流程回收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