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认证在发展初期就定位于品质认证,体现高标准、高技术、。与我国服务业规模和认证行业规模相比,服务认证发展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二是地方和行业有较强发展意愿。截至目前,我国已有服务认证机构231家,占认证机构总数40%;服务认证证书25215张,占认证证书总数1.14%;
认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交率的基础性制度,是由国家认监委批准的具有能力的第三方认证机构,通过机构评审,以证明其服务质量、管理绩效、人力资源等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程度。2007年,由国家商务、国家认监委批准,认证机构依据该标准开展了售后服务认证。售后服务认证是一种认证制度,采用的是评分制,获证结果除证书外,还有“售后服务认证标志”。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
同时,证明了企业在全行业的服务性,获得消费者和市场认可,企业在产品及包装上使用服务认证标志,具有说服力和证实性,以供消费者放心选购,也为大型项目招标、采购招标等方面提供明。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认证在发展初期就定位于品质认证,体现高标准、高技术、。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
健康养老、航空客运、非、物业、商品售后和银行营业网点等服务认证项目,就是为满足服务消费升级进行的良好实践。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契机。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服务认证的需求和市场潜力巨大。一是服务认证发展有坚实的基础。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9%。数字化、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将是服务认证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竞争高地,将充分发挥对服务质量“拉高线”作用,助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市场是检验一项制度生命力的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