沤肥
作物茎秆、绿肥、杂草等植物性物质与河、塘泥及人粪尿同置于积水坑中,经微生物厌氧呼吸发酵而成的肥料。一般作基肥施入稻田。沤肥可分凼肥和草塘泥两类。凼肥可随时积制,草塘泥则在冬春季节积制。积制时因缺氧,使二价铁、锰和各种有机酸的中间产物大量积累,且碳氮比值过高和钙、镁养分不足,均不利于微生物活动。应翻塘和添加绿肥及适量人粪尿、石灰等,以补充氧气、低降碳氮比值、改善微生物的营养状况,加速腐熟。
翻混时,堆肥表面以下30厘米处的温度可达80摄氏度,几乎无臭。一次翻混后10天,进行二次翻混。翻混时,堆肥表面以下30厘米处的温度为60摄氏度。再过10天后,第三次翻混时,堆肥表面以下30厘米处的温度为40摄氏度,翻混后的温度为30摄氏度,水分含量达百分之30左右。之后不再翻混,等待后熟。后熟一般需3~5天,多10天即可。后熟完成,堆肥即制成。这种高温堆腐,可以把粪便中的虫卵和杂草种子等,大肠也可大为减少,达到有机肥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制作难点
(1)一种微生物具有提供植物营养功能(如固氮基因等),但不一定能具有分解污染的能力(即分解物质的基因)。要实行基因转移十分困难,还要巨大的投资;
(2)土壤污染物种类很多,现已有105种以上的物质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这些污染物结构和化学成分各不相同,所以不可能用105种微生物混合一起来做成制剂。基因转移更难以达到;
(3)生物杀虫剂和生物除莠剂等的原理和差异十分巨大,原则上为一菌一种用途。所以只能制成单一的菌剂。而且发挥作用的时间较长;
(4)生物肥料中的菌剂有些不是典型的土壤微生物,当其制成菌剂施入土壤后难以成活,而且在使用前通常也只能保持3个月的货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