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的创意产品和生产方式,还需改变原有简单直接的销售方式。礼品行业本身的特点导致了礼品销售除了零售,更多是靠与企业客户进行合作。礼品重在“礼”,送礼人通过精美的外包装、深厚的文化内涵或新奇的创意把“礼”传达给收礼人。以往礼品行业讲求靠关系拉客户,过分依赖销售团队,反而容易因为人员流动影响企业销售。越来越多的礼品商认识到品牌的建立对于企业长期竞争的重要性。让客户记住品牌而不是拉关系,借助品牌支撑,保持更稳定的发展。
很多礼品商有好的产品,优先和强势企业客户合作。比如通过与车商合作,利用其客户渠道,把车载设备作为配套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合作,把办公配套用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再有通过合作,把贴上合作企业标志的礼品作为企业本身产品和服务外的小礼品赠送给客户等。事实是,这条路没有尽头且面临着营运成本的不断加码,因为需求的不确定性与载体的多样性,总是让客户不够满意。一方面形成长期稳定的大量订单,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免费的无形宣传。
礼品公司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把礼品券快递到收礼人手中也是新趋势。另外礼品企业间的纵向合作,组合销售也可以互惠互利,增强品牌实力。比如外包装厂商可以为具体不同的礼品和客户的需求定制礼品包装。
送礼品是人们生活中的润滑济,日常生活里必然有靠自己的力量办不到的事情。于是,按中国人的习惯,首先就会求助于圈子之内的人,依远近亲疏一波一波地扩展。比如通过与车商合作,利用其客户渠道,把车载设备作为配套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这种亲友互助往往是靠“人情”来作为一种隐性的交换筹码的。今天甲的家里盖房子,他的亲友乙会来帮工,这样,甲就欠了乙的人情;过段时间乙的家里盖房子,欠了人情的甲也就有义务去帮工,这就还了乙家的人情了。这种以“人情”为中介的交换,从量上来说,是模糊的;从质上来说,尽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