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岔轨型与连接线路轨型不同时,道岔铺设时,道岔前后应各铺1节长度不小于6.25米与道岔同型的钢轨,在困难情况下,长度可减小到4.5米。道岔铺设时,两前后道岔间距小于9米时,道岔轨型应一致或两道岔直接用异型轨连接。设有轨道电路的道岔,两不同轨型道岔间的距离,尚应满足设置绝缘接头的要求。不同轨型连接处,不得设置绝缘接头。
由于长时间使用和列车振动及拉板固定螺丝不牢等原因,使部分心轨道岔拉板旷动严重,造成尖轨两侧的拉板左右不平,前后不正等问题。在转换道岔过程中,道岔转换力受到分解。特别是在道岔锁闭时,拉板更加倾斜,易造成不能到位的道岔转辙设备故障。拉板前后不正,在道岔转换过程中易出现受阻或犯卡,所以都必须找工务部门解决。
因此在道岔长度固定的条件下,使用对称道岔可获得较大的导曲线半径,能提高过贫速度;在保持相同的过岔速度的条件下,对称道岔能缩短道岔长度,从而能缩短站场长度,增加股道的有效长度。对称道贫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在驻峰下、三角线上获得应用,并被使用于工业铁路线和城市轻轨线上。三开道岔,又称复式异侧对称道贫,是复式道贫中较常用的一种型式。
由于心轨的转换与转辙器同步,不会在误认进路时发生脱轨事故,故能保证行车安全。这种单开道岔辙叉缺点是制造比较复杂,并较固定式辙叉长。单开道岔可动心轨辙叉包括两根翼轨、长心轨、短心轨、转换设备及各种联结零件。包括钢轨组合型可动心轨辙叉及锰钢型可动心轨辙叉两大类。心轨跟端有铰接式和弹性可弯式两种。铰接式心轨跟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翼轨上的间隔铁能保证心轨与翼轨的相对位置,并传递水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