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措施】
1.大模板的小面(两端侧面)必须平直,与模板大面呈90º夹角,并注意检查大模板的加工质量。
2.安装模板时注意靠吊垂直度和方正度,安装完模板后要防止碰撞。
3.加强对大模板端机的清理及模板连接固定的维修,使其易转动,操作者要认真将所有连接固定件全部固定。
4.改进模板设计。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在两块大模板之间放入一块角钢,如两块大模板之间不方正,则角钢无法放入,因此必须使大角模板呈90º,做到方正,此角钢还可防止混凝土漏浆。
5.每施工3~4层就用经纬仪(或吊15kg线坠)检查大角的垂直度,发现偏差要及时纠正。
节点处理:
为提高混凝土成型和模板装拆工效,大模板与大模板之间采用企口连接,伸20mm,缩20mm,以便在模板安装时模板与混凝土的垂直缝,避免漏浆,确保混凝土结构成型质量。
部分墙梁垂直相交处,考虑施工方便,并减少模板投入量,使墙梁一起浇筑,在该节点处配置留梁豁;“Z”字形墙体节点处配置“Z”型异形角模,支模方便,成型效果好。
伸缩缝处模板外侧将螺母、垫板焊接在主背楞上,以方便拆卸穿墙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