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模板支架支承在松软地基上,不牢固或刚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局部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造成凹凸或鼓胀。
2.模板支撑不够或穿墙螺栓未锁紧,致使结构膨胀。
3.混凝土浇筑未按操作规程分层进行,一次下料过多或用料斗直接往模板内倾倒混凝土,或振捣混凝土时长时间振动钢筋、模板,造成跑模或较大变形。
4.组合柱浇筑混凝土时利用半砖外墙作模板,由于该处砖墙较薄,侧向刚度差,使组合柱容易发生鼓胀,同时影响外墙平整。
【分析】
墙体垂直偏差大,超过规范要求。有的整个一道墙都很严重,有的只是一端倾斜严重。墙体垂直偏差过大将影响楼板搁置长度,也易造成墙体局部支承压力增大。
原因分析如下:
1.支模时未用线坠靠吊,或拧紧穿墙螺栓后未进行复查。
2.大模板地脚螺栓固定不牢,模板受物体猛烈冲撞后(如外墙板的碰撞等)发生倾斜变形,事后又未进行纠正。
3.大模板本身变形,扭曲严重。
4.模板支搭不牢,地脚螺栓未拧紧;振捣混凝土时过猛,使模板发生变位。
【分析】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原因分析如下: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措施】
配备足够的模板,合理安排周转,按规范要求,现浇混凝土梁≤8m跨度的,拆模时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跨度>8m的,拆模时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拆模后如果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分析】
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
2.组合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
3.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4.竖向承重支撑在地基土上未夯实,未垫平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支承部分地基下沉。
5.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6.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7.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
8.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模板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长期日晒雨淋而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