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安全监测沿革
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方法和设备都较差,加以坝工设计、施工水平也不高,大坝失事时有发生。出名的有1928年美国的圣·弗朗西斯坝失事,1959年法国的马尔帕塞拱坝失事,1963年意大利的瓦依昂水库滑坡,都造成很大损失,引起社会震动,促使许多国家制定大坝安全监测法规,改进监测技术和监测仪器,使大坝监测工作得到很大发展。7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了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美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都在其国内建立机构进行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集中处理。中国的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开始于50年代中期,60年代逐步研制和生产了各种监测仪器,制定了《水工建筑物观测工作手册》等有关规定。80年代研制并应用了遥测垂线坐标仪、倾斜仪、水位计、激光准直设备等新仪器新设备,在龚咀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东江水电站等大坝上实现了内部观测仪器自动测量和自动处理,建立了全部国家性的大坝安全监测机构和资料分析中心,开始制定各种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技术规范。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意义
水库作为我国水利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重要的作用,对水库水坝进行严密监测,对于我国的水利建设拥有过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在自动化监测方面的技术积累,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水库水坝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水库水坝防治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可视化。为国家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一套可靠、实用的水库水坝监测与预警系统解决方案,并同步研发了SLU闸坝监测系统,可完成闸前水位、尾水水位、入出库、发电机负荷、总流量、降雨量等关键信息监测以及闸门反向控制,远程报警等功能。
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原则
遵循“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安全、经济实用及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的原则,做到结构合理、界面清晰、接口标准、集成先进。
【连续性】:充分利用历史和现有的资源,保证建成后连续运行;
【实用性】:满足三防指挥和供水调度各个工作环节的需要;
【实时性】:信息采集要满足三防工作的需要和水利综合任务信息的要求;
【可靠性】:选择可靠性高的先进设备,特别要求保证恶劣环境下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系统的可靠运行,合理配置硬件备份,充分考虑网络安全;
【先进性】:尽量采用当前的硬件、信道、网络结构和软件;
【共享性】:各类信息源和信息传输都遵循现行标准规范和系统建设中制定的标准或规定,尽量使资源共享;
【标准性】:信息要统一标准,设备结构要标准化、模块化。
大坝监测的主要内容
库区进出口流速(流量)监测:通过在库区进出口位置部署流量计的方式,监测进出口水位的流速流量,气象监测:通过在水库区域部署气象监测站,监测温度、湿度、压力、风向、风速,雨量等常规六项气象数据;视频监控:实时查看坝体、库区等位置的视频,并将视频影像进行一定时段的存储。通过全天候高频率采集水库大坝各现场监测数据,并实时传输到监测平台,由人员而对平台展示的各种数据表、趋势图、变化轨达图等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