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开工,桥南端增建半园形防波堤,堤上新建一座中国民族传统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名'回澜阁'。阁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四周有24根圆形亭柱。阁内为二层圆球形厅堂,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可回旋登上二楼。钢结构游艇码头是目前1流行的码头,一般钢游艇码头主要有三种类型。1933年4月,全部工程竣工。
飞阁回澜'回澜阁'匾额上的3个字是由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题写的,这个匾额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往日本,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到日本寻找这块牌匾,都没有找到。当前'回澜阁'三字为著1名书法家舒同所写。
泉州浮桥北宋皇佑初年(1049年),泉州郡守陆广造舟为梁,名曰“履坦”,一名“浮桥”。至元丰七年(1084年)转运判官谢仲规再修,断舟以续梁道,改名“通济”。绍兴三十年(1160年),提刑浮桥陈公与弟贺州同谋,枢密口公及僧文会助之,建石桥,长八十丈,翼以扶栏.郡乘邑志均载其事。关此浮桥,名太守王十朋记之以诗,有“刺桐为城石为笋,万壑西来流不尽,世无刚者桥岂成,名与万安同不泯。”明代朱褴也其略。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青岛口一带设防。如今,浮桥的两端桥头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中间一截桥身怅然面对正在拓宽的笋江新桥。伴随着浮桥的断塌,泉州名景之一“笋江月色”再也无处寻觅,只有几个残留的桥孔,在秋风中顾影自怜。民国以来,柳江上还搭建过几次浮桥,但全都命运多舛,它们不是被洪水冲垮,就是被强行拆除。直至解放后,1950年,柳州市政府拨款修建了一座新浮桥,一直使用到1968年柳江大桥通车后才被拆除。 40年来,柳江江面上的大桥层出不穷,而且一座比一座美观、大气,但是,在“老柳州”的心底,美亲的还是浮桥。游艇码头主要是由堤岸、固定斜坡、活动梯、主通道浮码头、支通道浮码头、定位桩、供水、供电系统、船舶、上下水斜道、吊升装置等组成。那是有生命的桥,它见证了柳州人的日常生活,它随着柳州人的喜怒哀乐而荡漾,是秀丽江面上一道纯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