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溶液在水中水解为次氯酸和次氯酸根,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其分子吸附在病原微生物的表面,并紧进入细胞内破坏病原微生物的酶和遗传系统,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工业上一般采用内通入制备而成。黄绿色透明液体,比重为1.16-1.18,有刺激性气味。PH值为12-14,有腐蚀性,人员接触时应佩戴护目镜和橡胶手套,若移液应使用化工泵或插桶泵。水处理消毒用次溶液应选用A产品,质量分数一般在8%-12%之间,溶液为无色或淡黄绿色水溶液。
次是一种强碱弱酸盐。在水中次氯酸根会水解,生成次氯酸(弱酸)和氢氧根。但是水解是微弱的,且没有其他因素影响水解平衡。所以漂白液中仍然存在大量次。次溶于水之后生成次氯酸。可以使细胞壁的蛋白质变性,也因为分子量小,可以进入细胞内破坏生化反应。
但是,随着放置的时间加大,次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从而终导致漂白液变质。
去除CoD,次能当COD去除剂可不是歪门邪道,还是拜新生态氧的强氧化性所赐,可以氧化一部分COD,但对污泥不太友好,所以尽量少用。次入水分解出来的氯离子同样会干扰COD的测定,但和的干扰不一样,次的干扰是让COD虚高。脱色&漂白,依旧是依靠新生态氧的强氧化性,次在印染废水中常作为脱色剂或者漂白剂,两者大致区别是:和金属离子反应后形成沉淀叫脱色氧化有机染料叫漂白。
次氯1酸钠并不是用的越多越好,次氯1酸钠是一种化学产品,用的量大了会带来毒副作用,假如用量过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是不利的。它不存在、二氧化氯等药剂的安全隐患,且其消毒效果被公认为和相当。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所以它消毒效果好,投加准确,操作安全,消毒的原理是以产生出次氯1酸的方式实现的。次氯1酸钠同氨可以发生反应,在水中生成微量的氯氨化合物,但这种物质是比较安全的杀生药剂,远不及次氯1酸钠的实际杀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