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石:宋至元代初期用武康紫石建桥的这一地区,在经历了元明时期使用青石(石灰岩)的阶段后,至明代中期以后已完全使用花岗岩建桥,一般多笼统地称作“金山石”,产地在苏州。但是,在蠡、茅、辉诸山古石宕群的调查中发现其开采量十分巨大,为了便于叙述和区别其与武康紫石、金山石之间质地和采伐时代等方面的差异,我们把这一类石材称作“武康黄石”。起初由H.H.Read在1933年提出的“有各种各样花岗岩”的名言,事实上,提出的花岗岩分类方案至少有20种(见Barbarin,1990、1999年的总结。
鲍文(Bowen)(1914,1922,1948)的玄武岩浆结晶分异理论的误区,是将矿物结晶顺序与岩浆岩从基性到酸性的岩石序列相结合。实验结果证明,玄武岩浆的结晶分异至终只能产生很少量的残余花岗质熔体,这与野外存在众多花岗岩的事实明显冲突(Holmes,1926;Read,1957)。矿物反应系列实际可以应用到不同组分的岩浆系统。花岗石结构致密、质地坚硬、耐酸碱、耐气候性好,可以在室外长期使用。换言之,从岩浆系统中起初晶出的不一定是基性岩,而之后形成的也未必就是长英质(酸性)岩石,因为从熔体中结晶的岩石的性质,取决于熔体的组分而非矿物结晶的顺序(Kennedy,1933)。
“花岗岩由地壳中各种不同成分的岩石部分熔融固形成”,这一观点揉合了早期关于花岗岩起源的两种不同认识:即岩浆论(认为花岗岩来自岩浆的结晶)和变成论(认为花岗岩是富硅铝的沉积岩在干或含水条件下经花岗岩化作用改造而成)。提出花岗岩是地壳岩石经超变质(深熔作用)的结果,这对研究地壳的起源和化学分异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与特定时期内地壳的热状态和原岩的成分有关,包括可以产生多少花岗岩浆、花岗岩形成时的温度和水的数量和来源、构造背景和板块作用过程等等。以免影响拼接或造成拼接后的图案、花纹、线条变形,影响装饰效果。
凯尔霍提出了他的“变成作用”学说来代替上述观念。这一论点的看法是:早期岩体为一个缓慢而稳定的过程改造成为花岗岩和正长岩。凯尔霍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造花岗岩作用”(granitification)。当时,已知在熔融状态下石英的结晶温度高于正长石,而且比云母的结晶温度高更多。他并声称找到过一个由沉积岩转变为花岗岩的实例;对于这一变化他既没重视与深部现象的联系也没考虑所涉及的温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