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件采用中频淬火机进行淬火热处理,如何减小畸变?
钢铁件采用中频淬火机进行淬火热处理,受操作工艺、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钢铁件极易产生畸变缺陷。此缺陷会大大影响钢铁件的正常使用,因此,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淬火加热和冷却,尤其是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都会使淬火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形成畸变。
减小畸变的措施如下:
1、合理选择钢材与正确设计 对于形状复杂、各部位截面尺寸相差较大而又要求畸变的工件,应选用淬透性较好的合金钢,以便能在缓和的淬火介质中冷却。据文献介绍,840℃淬火虽然花键内孔趋于收缩,但变形的分散度明显减小,而860℃淬火时内孔变形大,稳定分散度也大,因此还是采用840℃淬火为好,淬火过程对变形的影响更为显著。零件设计时应尽量减小截面尺寸的差异,避免薄片和尖角。必要的截面变化应平滑过渡,尽可能对称,有时可适当增加工艺孔。
2、正确锻造和进行预备热处理 对高合金工具钢,锻造工艺的正确执行十分重要,锻造时必须尽可能改善碳化物分布,使之达到规定的级别。高碳钢球化退火有助于减小淬火畸变。采用消除内应力退火,去除机械加工造成的内应力,也可减小淬火畸变。
3、采用合理的热处理工 为了减小淬火畸变,可适当降低淬火加热温度。对于形状复杂或用高合金钢制作的工件,应采用一次或多次预热。预冷淬火、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都可以减小工件的畸变。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齿轮的质量检测
1.外观检测
工件表面不的有淬火裂纹,崩角,锈蚀,烧熔,为加热表面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一般件目测检验,重要件应无损探伤检验。成批生产时,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2.表面硬度检验
1)一般用落实硬度计进行抽检,近年来笔试硬度计和内孔硬度计均由许多新产品,使用形状不规则或一些大工件均能方便的进行检测。工件批量生产时,按照50%-10%抽检硬度:单件,小批量生产时按检验硬度。
2)淬火硬度区域的范围根据硬度确定,也可对工件用强酸浸蚀淬火表面来使硬化区显示白色,再用卡尺或钢板尺测量。
3)形状复杂或者无法使用硬度计检测的工件,可用硬度笔进行检验。
3.硬度层深度检测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齿轮的硬化层深度,目前绝大多数是通过切割样件规定的检验部位来测量。使用砂轮切割机或线割机切割样件。
1)硬化区尺寸的测量标准
a.金相法 对于中碳钢,从工件表面马氏体测至50%+50%托氏体为止。
b.硬度法 根据GB5617-198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以极限硬度为基准的硬化层深度的测量方法,简称硬度法。
2)齿轮硬化区及局部硬化层深度与零件形状的关系
a.模数m≤4mm的非渗碳齿轮,允许全齿硬化,齿底要求有≥0.5mm的齿轮采用同时加热一次淬火时,在齿根部分允许时有1/3的齿高不硬化,在此单齿连续淬火时,齿根部分允许有≤1/4齿高不硬化。
b.模数m=4.5-6mm的齿轮采用同事加热一次淬火时,其齿纵剖面的中心硬化层深度允许为端面硬化层深度的2/3以上。
60钢板状零件感应淬火设备淬火变形分析和工艺改进
钢板零件是PFSU型齿轮测量仪上的重要零件,工件材料围60钢,板材厚度为≤25mm,工件经调质,机加工后进行平面感应加热淬火处理,要求工件表面有2-3条宽16-18mm的淬硬带区。对采用蒸馏水冷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设备要检查蒸馏水箱的水位是否正常。技术要求为:淬火硬化区硬度≥60HRC,淬火硬化层深度≥1mm,板件平面弯曲度误差≤0.3mm。生产中发现,采用常规平面感应加热淬火后,板状零件弯曲度误差达0.5-0.80mm,工件变形严重超标,而变形过大板件矫正时易发生断裂失效。为此,对板状零件平面感应加热淬火变形缺陷及工艺进行了检验分析,并进行多项减少板型零件感应加热淬火变形工艺改进试验,其中4项试验效果良好,达到了技术要求变形指标,并应用于生产中。
板状零件感应加热淬火设计了感应器,感应淬火与高温正火加热时,板型零件移动速度为(3-5)mm/s,低温淬火时为10-12mm/S,感应器与工件表面间隙取2-3mm。
(1)相反平面不对称低温预淬火试验,顶板预先在非淬火平面中部低温预淬火热处理,然后进行两条淬火硬化带淬火处理,板平面弯曲度误差为0.2-0.3mm,符合技术要求,变形凹向淬火平面。
(2)局部双平面同事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试验,前板经反复试验,采用长缝隙感应器双面同时加热一次淬火,处理后前板平面弯曲度误差≤0.1mm,质量优良。
(3)正反两平面轮换表面淬火试验,主滑板处理后,工件平面弯曲度误差≤0.2mm变形称凹向3条淬火带平面状态。
综合上述,上述三种工艺改进感应加热淬火试验均达到板状零件淬火后变形弯曲度误差≤0.3mm的技术要求,工件表面硬度>60HRC,硬化层深度≥2.1mm,满足了板件感应淬火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5)热处理不能改变石墨的形状和分布特性,而铸铁采用中频淬火机进行热处理的效果与铸铁基体中的石墨形态有密切关系。上述工艺改进方法已应用于生产中,技术经济效益明显,生产运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