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的毛管间距、滴头间距应如何确定?滴灌系统中毛管用量大,其投资有时可达总投资的30%—40%,因此要正确选用和布置。大田作物为减少毛管用量,降低工程造价,一般多采用移动式毛管,一条移动毛管的控制宽度以10—20米为宜。过大;过小,造价增大。毛管长度一般为30—50米,毛管工作点间距以80—100厘米为宜。其原因是取消了农渠、毛渠、田间沟及畦埂,增加了15%—20%的播种面积。滴头间距一般采用:大田作物50—100厘米,蔬菜30—50厘米,果树可绕树布置一周,小树4个,大树6—8个。
滴灌用专门的管道系统和设备将低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缓慢地滴到作物根部土壤中的一种灌溉方法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水灌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滴灌系统示意图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di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方式。滴灌的主要特点是量小,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延续时间较长,的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排水中存在的问题农田灌溉不仅在用水中存在问题,排水也是一项值得引起注意的过程。
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主动影响和控制作物生长,灌溉技术出现并逐步得到了发展。灌溉是利用人工设施,将符合质量标准的水,输送到农田、绿地等处,补充土壤水分,以改善植物的生长发育条件。中国是世界上发展农田灌溉zui早的国家之一。秦汉之前对农田灌溉称为“浸”,到汉代有称“溉”或“灌”的,西汉时“灌浸”和“溉灌”、“灌溉”并用。(二)滴灌带中的孔通常向上铺设,并覆盖地膜后使用,若不用地膜覆盖,可将滴灌带孔口向下铺设。唐以后习惯用“灌溉”一词,并沿用至今。就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言,主要又分为地面灌溉、浇灌、科学灌溉等。
21世纪是一个科技的时代,科技的发展让农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灌溉的方式越来越多我们就可以看出农业正在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在发展。而其中的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巧,属于局部灌溉,使地面局部湿润,无积水并且水气蒸发的也比较少。它是利用双上孔的滴灌带,直接的铺设在作物的畦面上,能够为棚内的作物的生长供给良好的环境。施肥量控制:施肥时要掌握剂量,注入肥液的适宜浓度大约为灌溉流量的0。下面雨顺灌溉为您介绍下双上软管滴灌新技巧:方法:滴灌是经过安装在毛细管上的滴头把水一滴滴均匀而又迟缓地滴入植物根区邻近的泥土中,借助于泥土的毛细管力的作用,使水分在泥土中渗入和扩散,供植物的根系吸收以及利用,泥土的水分始终处于非饱和的情况,使泥土蓬松透气性强,利于植物生长。采取软管滴灌的原则是勤灌少灌,一次量7—15立方米/亩。